机译与人译的争论

科技的发展使得一些原本由人类操作的事物逐渐被翻译机械设备取代,从锅炉到微波炉,从步行到飞机,无疑,机械设备给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历史上针对机械设备是否可以取代人类的话题各个行业都一直争论不休,翻译行业也是如此,机译与人译一直是行业中
    科技的发展使得一些原本由人类操作的事物逐渐被翻译机械设备取代,从锅炉到微波炉,从步行到飞机,无疑,机械设备给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历史上针对机械设备是否可以取代人类的话题各个行业都一直争论不休,翻译行业也是如此,机译与人译一直是行业中探讨的话题。
    从1947年,美国数学家、工程师沃伦·韦弗与英国物理学家、工程师安德鲁·布思提出了以计算机进行翻译的设想开始,机译就已登上历史舞台,此后,发展道路变得曲折而漫长。迄今为止的67年来,机译成了国际学界、商界甚至军界共同角逐的领地。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基于语料和多引擎机译方法的广泛运用,机译系统的性能和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各式各样的翻译软件如雨后春笋般问世,而互联网的普遍应用,则使在线翻译成了当今机译的重头戏。
    机译虽然帮助人们解除了不少因不同文字和语言带来的困境,是高科技造福人类一大举措。但机译的质量问题一直都备受质疑。由于机译的若干理论难题至今都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某些方法和技术也没有实质性的改进;机译系统的性能还不尽如人意,尤其是译文质量,离理想目标仍相差甚远。
    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当科学家彻底了解人脑工作原理,并将之运用到翻译设备上时,或许机译将彻底取缔人脑翻译,真正的机械时代也会随之而来。然而就目前情况而言,翻译设备的翻译还无法取代人脑翻译。